Monday, September 3, 2012
第二届《我的绘画·我的世界》前言:“我认为什么是和平”

什么是和平,你认为的和平是什么?没有战争就是和平吗?没有争吵就是和平吗?

一般成人一提到‘和平’两个字,总会跟反对战争联想在一块。对于孩子来说,和平的意义却可以是发生在生活中最靠近自己的事。曾经在“为世界儿童建构一个和平文化”展览会上看过一则儿童感言:“和平是爱、和平是家庭与朋友、和平是相处、和平是你、和平是每个人、和平是动物、和平是我。 ”短短的真情表言,却道出了和平的真意。

世界能否过的和平不只是没有战争,当中还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大家的健康生活,经济平稳的发展等等。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池田先生所提过的:“每个人能够在尊严不受威胁享受充实的生活,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

和平与生活的一切是息息相关的,如何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能快乐活着的本身,就已经是和平的重要意义。这正是我们大人要努力的奋战。怎样才能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下充分发挥潜能呢?重点是相信孩子,要坚信孩子心中最善良纯洁的力量,再尽自己一切的努力去守护这颗心。

作家爱玛·戈尔德曼说:“没有人真正认识蕴藏在儿童心灵里丰富的同情,仁慈与宽大。孩子是天生的和平爱好者,真正的和平文化,要从儿童开始。”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其潜能,能绘制出一幅充满幸福和平画面的作品。只要我们用心让孩子体会和平的真意,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和平”,这样的举动能栽培孩子渴望和平的心愿。精神医学界权威小波林博士就‘家庭教育’曾谈到:孩子在家庭中自然会受到父母的影响,继承父母的思考模式与想法。有时候透过对话,有时候是潜移默化。所以父母要常秉持着推进和平的强盛信念来行动,这点很重要。”

印度圣雄甘地:“如果我们想要达到世界上真正的和平,如果我们想要反对武器战争,我们必须从孩子开始。”

曾经有位小朋友跟笔者说过:“我画的一点也不好看,爸爸妈妈看了没说什么,学校的老师总把那些涂得满满彩色的作品贴堂,我的作品只能跟旧报纸卖出去。”听了这席话心里是不是觉得这孩子好可怜?但是你家的孩子也可能正在遭受这样的待遇。

孩子画的是和成人完全不一样的画。以欣赏成人绘画的眼光去鉴赏孩子的画是不恰当的。孩子画画时,成人在旁边指指点点或者直接插手更是对孩子的妨碍。这一点,希望家长一定要牢记心中。

婴儿通过哭、抖动身体或者笑来表达高兴或不高兴。母亲通过观察婴儿的反应来分析原因,了解婴儿的心情。比如,孩子哭了,妈妈就想是不是尿布湿了,该换尿布了。对于婴儿的表达方式,大概没有一个父母把它的好坏作为一个问题来考虑过吧。肯定不会有父母这样说:如果再用那样糟糕的哭法儿,就不给你奶吃!更不会有父母这样担心:这个孩子用这种方式哭,是不是性格上有问题啊!

然而,对于绘画,父母们却用好坏来评价,甚至上升到心理分析,试图通过画来判断孩子的性格。但是,孩子的画和婴儿的哭是一样的,仅仅是直接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

孩子不能用语言来充分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无论画的好坏,成人都应该首先倾听孩子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要讲述的内容。

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的,而是用来的,就是这个意思。更准确地说,孩子的画是了才能够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他们的绘画行为才有意义。被,被理解了,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对于孩子的画,作为长辈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去,去了解,去感受!

池田先生在其著作《孩子的世界》与里哈诺夫的对话中提及:“幼年期心灵的画布上是没有歧视、偏见的颜色。给这块画布涂上污泥,还是描绘出色彩丰富的人性的调和,大人有着重大的责任。”

透过以上的分享,我们希望通过《我的绘画·我的世界》可以让更多人透过孩子的作品,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和平”,而让我们作出反思。为了守着孩子们的“和平”心愿,必须从自己开始改变,让孩子相信他们期许的“世界”是存在的。鼓励他们努力地为未来的“和平”、“梦想”奋斗。

甘地曾说:“作为人,我们的伟大不在于有能力改变世界,而在于改造自己。”改变始于一个人,一个人又一个人的自我改革,能将暴力的文化转变为“和平文化”。地球上每个人都以此为起点,和平也不再遥不可及了。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