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妈妈患了忧郁症,常和孩子表示想结束生命的念头。孩子非常担心,我们应该如何鼓励这位孩子呢?
首先,当我们知道孩子所面对的问题后,我们必须要做什么?
以下有四个重点让大家参考。
1。陪伴孩子
身为少年部负责人,一旦知道孩子正处于烦恼情况,一定要立刻行动去前去拜访孩子,以真诚行动表达对孩子的关心。
当孩子独自面对困难时,心里肯定会感到非常不安和焦虑。我们的责任就是第一时间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和他们一起度过难关。真诚地让孩子感受,自己不是一个人面对问题。同时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发掘内心的力量,勇敢的面对。
2。一起祈念
拜访孩子一般会遇到两种反应:一,什么都不说,静静的坐在那,等你把他心中的话挖出来;二,善于表达内心的孩子,和你畅所欲言。
遇上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我们可以尝试先与孩子一起唱题。开始之前,先和孩子一起讨论祈求目标的内容,分享自己题目奋战的经验。然后在过程中,充满确信的声音,会让孩子萌生安全感。
第一次见面结束前,不妨和孩子做个约定,在什么时候会再来拜访孩子,到时候一定要见到精神奕奕的面孔!就这样以绝对信任他的成长的态度持续地进行家访。多了一些日子当打开了彼此的新房,建立了真诚的信义,和孩子的奋战一定会看到成果。
加入遇上善于表达的孩子,我们必须成为聆听高手。让孩子尽情的说出自己对妈妈患病的感受和想法。聆听过程,千万别打断孩子的话,更不能反驳,尽量的以诚恳的态度去支持他。之后再和孩子一起唱题祈求。
3。给孩子希望
与孩子一起去了解忧郁症的缘由,学习池田先生于这方面的指导。让孩子确信妈妈的忧郁症一定可以被治好。而其中一个方法便是需要家人的关心和支持。
当孩子明白了以上的重点,心里会产生希望而减少忧虑,也会开始自觉的以行动及题目支持母亲。
也可以告诉孩子,当你生病的时候,母亲总是把你照顾的无微不至,现在妈妈的‘心’生病了,最需要的是你的支持和信任才能痊愈。所以尽全力的照顾母亲,给他无限的关怀和勇气!
4。以报恩的心态报答母亲
开导让孩子让他站在母亲的立场。换上了这样的病,妈妈的心情一定会很低落,食欲不好睡眠也不佳。没有一个母亲是愿意让孩子担心自己的,但是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妈妈的心里是非常痛苦的。也因为如此妈妈才会有结束生命的念头。希望孩子明白妈妈的情况后,懂得体谅和包容母亲。
以佛法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母亲的忧郁症也是一种使命。这个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接受磨练而成长,以明朗和坚强的姿态过自己的人生。绝对不要让母亲觉得自己的病给孩子带来痛苦,孩子反而要以笑容来回报母亲,感激母亲在身体健康时给自己的照顾。所以现在是回报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可以让母亲幸福起来,一定能让母亲再次绽放幸福的笑容。
以上四项重点是让大家参考的建议。鼓励孩子不能只是用方法,也不能一味的让孩子依赖。重点是要重视孩子内心的力量,而引导及启发他们。
池田先生说:通过爱与被爱,通过鼓励,才会感到生活的意义,才能健全的成长。儿童时代是决定人一生的时代。要使“心灵的大地”丰欲,最好的养分莫过于深深的“理解”和“慈爱”了。
对孩子的幸福所付出的努力,此发心的原动力,与《法华经》佛教育及引导众生的步骤是一致的。牧口先生将佛引导的原理,曾以图表方式表达,即‘开、示、悟、入’。牧口先生的教育一直都是着重于如何让孩子发挥自身的潜能。
那,什么是‘开、示、悟、入’呢?
佛法称为四佛知见,佛知见是佛智能的异名,佛悟。方便品云:“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法第一二九页)。
(1) 开佛知见。<御义口传>云:“开佛知见我等一身之妙法五字时,便是即身成佛矣。开者,信心之异名也。以信心唱奉妙法,即得开佛知见矣”(第七四八页)。
(2) 示佛知见。教示:“是故,信心开时,示南无妙法莲华经,是云示佛知见”(同前)。谓依发起信心,而于自行化他皆唱念题目,即可开示佛悟是南无妙法莲华经。
(3) 悟佛知见。教示:“示时,悟得灵山净土之住处,而悟即身成佛,是云悟佛知见”(同前)。谓示佛知见时,得悟此现实世界就是灵山净土,而确信己身就是佛,得以即身成佛。
(4) 入佛知见。教示:“能悟之当体,『直至道场』,是云入佛知见”(同前)。悟佛知见而自觉己身即妙法的当体时,已经就是成佛的境涯。
回到案例,以‘开示悟入’的方式来导入的话,我们可以如此分析:
开——你渴望这位孩子幸福的心意。(慈悲的原点而产生的愿望)教育的第一个理念就是’打开教育者及被教育者的心’。以佛法的立场来说,就是不会否认每个人心中的佛界,也不能够自我的判断或认定某人是属于怎么样的境界。比如说,当小孩在闹脾气耍情绪时,就认定他是个坏孩子,是修罗界的性格。这样的说法会导致反效果。佛法修行是要让我们学会打开自己九界的佛性。因此我们需要开启孩子内心的佛性,用耐心去引导孩子的成长方向。
示——当有了想挽救他人的心之后便是如何挽救。透过刚才所提及的4个行动例子,再以确信妈妈和孩子的佛性,使大家都幸福起来。这就是显示佛的智慧、涌现佛界。
悟——就是透过我们的行动,逐渐让孩子领悟,自己的内心拥有佛界的力量,拥有解决问题的力量。户田先生曾说:“是铁匠的弟子,当然是铁匠;卖鱼的弟子,当然是卖鱼的。同样的,佛的弟子,当然是佛。我们按照大圣人教示,折伏他人,所以都是大圣人的弟子。”而且,户田先生再三强调“我们都是佛的小孩”。能有如此的自觉,“狮子的孩子”就是狮子,“佛的小孩”就是佛,不会变成他物。是狮子,是佛,这个事实是不会变的。
入——孩子领悟了自己的力量后,接着就是由他自己发掘潜能,以确信御本尊的信心去鼓励母亲。
牧口先生将全副精神都倾注于如何使孩子幸福、如何激发孩子“获得幸福的力量”;也就是“创造价值”的精神哲学。因此我们要学会以‘开、示、悟、入’的精神去实践,启发孩子的力量,回报母亲的爱心,向着一家和乐的目标祈求到底!
此外,对于负责人来说,在接见孩子前,我们要抱持以下三种心态:
第一,下决心奋战,为对方祈求的慈悲心
第二,期待孩子一定会幸福的勇敢心
第三,确信以及绝对信任孩子能够胜利的智慧心
最后,除了负责人的努力之外,我们也可以介绍其他的小朋友给他认识。有了朋友的支持与鼓励,能使孩子的勇气加倍。还有在安排家访时,可以找有经历类似体验的妇人部约妈妈一起见面鼓励,以更全面的方式去鼓舞他们。
结论:
“对孩子来说: 世上只有一个母亲,任何人都无法取代,是绝对信赖,安心的避风港。”
“太阳用光与我们交谈,花用香味与色彩与我们对话,母亲自然表现的笑容,言行,会刻画在孩子的心中。”
以上两点都是池田先生对于母亲的期望,因此为了让孩子永远能刻画那样的幸福画面。我们一定要更努力的付诸行动,带着慈悲心、勇敢心和智慧心,鼓励孩子以自己的言行,笑容和更大的包容力来对待母亲,母亲看见自己的成长,也会觉得有希望,会更快的好起来。鼓励孩子必须真诚的思考,还能为母亲做点什么,希望母亲能康复起来,这种热切的心意和充满生气的声音会成为母亲康复的原动力。
分享,梦想家的纸飞机编辑同仁
Labels: r. 问答交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