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7, 2010
书里的篱围





1. 此图是由一个小学4年级的女生所画的。橙色代表着父亲的影响,而笔触是紧密的,但是不规律,我们接收到的讯息是不稳定;蓝色是母亲的颜色,画的力道非常够,颜色呈先厚重,不禁让我们起了很大的好奇心。中间的黄青色一带的笔触仍是厚重,但力道不是很均匀。黄绿色的出现,可能意味着逐渐控制了痛苦的记忆,有拨云见日的感觉。但若真的有此体验,线条笔触的表现更应该平和温柔才对啊!


2. 图下方人物的位置似乎要用心看,才能看出两人的手与身体是不成比例的,手画得特别的大,意味着她还要做许多事。蓝蓝的天空,似乎也不够晴朗。孩子的画很孤寂地在表现她的疑惑、她的沮丧。她说此画里的篱围,是自己家里的门,门里面一大堆的麻烦,门外面有许多的不如意,自己好痛苦哦!


3. 听老师说,曾以电话作过家庭访问,却总是爸爸接的电话。爸爸对于老师的询问,始终表现出不耐烦、不欢迎的态度;孩子在学校业极少提起爸爸。从此能见,孩子与父亲互动关系,肯定是需要加强的。老师也曾经试过让妈妈接电话,但爸爸总是回答“没有这个人。”


4. 在无从得知家庭状况下,老师就当了她在学校的爸妈,当她在家里的精神爸爸妈妈,陪她一起走过荆棘的路途。我们身边总是有像老师一样,默默的付出、耕耘,他们的无私与大爱,最后都能温暖唤醒了一些沉睡的“巨人”。过了一个学期后,老师就跟笔者分享了她的喜悦。她说:一天深夜,孩子的爸爸喝醉了,打电话来吵醒了在睡梦中的她。她耐着性子听这位家长发牢骚直到天亮,在谈话中,老师终于明白问题所在。


5. 原来,孩子的妈妈被他打跑了,一家人的生活照料都落在小女孩身上。他知道女儿懂事贴心,对这女儿实在心疼、不舍。但一想到跑掉的太太,咽不下这口气,还会打骂女儿一番。他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却无法控制。老师与父亲说,若再碰到情绪低落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找她谈谈,不要一个人喝闷酒,更不要打孩子出气。通电话半年后,老师也会到他家泡茶闲聊,成了爸爸请教的对象。老师鼓励父亲拿出勇气与诚意,向孩子的妈道歉,把她接回来。孩子的爸竟然要求老师陪她一起去求老婆回来;老师去了,也告诉孩子的妈,这一年来孩子爸爸的努力与改变,他决不再动手打人及喝酒了,会努力工作照料一家。


6. 最后,妈妈被感动了,孩子又重回到家庭温暖的怀抱里,又变回一个快乐的小天使了。放学后,都有妈妈做家务,不像以前,放学后还要辛苦地照顾家人后,才可以做功课。就是因为这样,功课没做好,上课时打瞌睡,才被老师留意到的。老师的用心与付出,终于让他们一家人又团聚了。试想一想,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默默付出的老师们呢?有的话,当然要多多向他们学习;没有的话,我们是否要一人立起,就算不是当老师,都应该关注孩子们呢?就从一个“打瞌睡”开始探索,我们就能发现到原来小小的动作,都在告诉着我们背后大大的故事,是多么需要被关注的。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