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总有一天会死亡,死了之后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答: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生,自然有死。每人迟早得面对死亡,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寻求:人只是拥有身躯,死后便一无所有,一切化为乌有;或者有死后的世界;甚至有来生这回事。
答案是不一样的。日本人主张死亡美学,美化死亡,导致部分人轻生,但对死后的生命缺乏可靠的安顿,令人慨叹。回教徒坚信为圣战牺牲自己,死后可以回到圣主阿拉身边。但藉著伤亡别人和毁灭自己,真的能与圣主有相见欢吗?又阿拉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甚至炸弹自杀客的家人要如何交待?埃及人追求永生,费尽心思安排来世,千方百计要留住自己死后的肉体,期待重生时再用。但不朽的只有木乃伊,千百年来他们静静地躺在金字塔里,直到被挖掘出来的结果是徒留木乃伊。基督教则说人只活这辈子,相信上帝并实践其旨意的人,死后会上天堂与上帝同在,然而很多事症(包括许多科学家和精神科医生的探索、研究所的)证明,生命不是只有这一世!而教导生命轮回的是佛教。
佛法教示:虽然肉体会死亡,但生命是永远的。活着时好比人醒着,死亡就如睡着了,然而一觉又醒来。肉体是我们生命的道具,藉著肉体,我们得以生活,但肉体老病或遭破坏,不管用了,就经由死亡这个程序,再换一个新的躯体,生命并未结束。死亡如同衣服穿破了,必须换一件,不是终点。从死亡到再出生前,生命如电波状态的存在,无色、无味、无声、无形地冥合在宇宙中,等遇到相配的机缘,便投胎再出生,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世世不止息。
佛法教导人“要先习临终事”,就是去正视死亡、了解死亡,从而珍惜生命、掌握生命,活出最大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尊重一切生命。有人恐惧死亡,将之视为生命的刽子手;有人强烈地把死亡当作不祥和禁忌,存心忽视、百般回避,绝口不提,如此一来,死亡真地成为莫大的不幸和无可挽回的绝望。由于不正确的生命观,生活永远蒙上死亡的阴影,于是形成消极悲观,认为再怎么用心努力,到头来还不是终归意思,或成了享乐主义,既然总要死,不趁现在及时行乐,岂不白活!
而“永远的生命”观,则教导正确地看待死亡,随时生命负最大的责任:要活得好,就能死得好;要死的好,下次的生命才能活得好。就像天象,当夕阳西下,满天耀眼的彩霞,便预告明天的好天气。因此现在才最重要,把每个现在都活到最好,那么死亡是个奇妙的方便,它教生命稍作歇息,以便重开新局;它令生命永远有活力,可以互古常新!
阿乐,分享
陈琼艳分享。
Labels: r. 问答交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