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想在工作范围提倡人本主义的教育,坚持不以严格的态度,不骂也不打学生,以注重对话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但是我却发现隔壁班的老师虽然实行非常严厉的管教方式,但是他教出来的学生成绩比我班的好,而且师生的感情也融洽。我想问人本主义该不该严格管教?还是我对人本主义不够了解?
答:
我认为人本主义与管教严格不严格并没关系,重点在於每个小朋友都有其独特的一面,他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才能够快乐成长。
关於人本主义的教育,创价学会第一代会长牧口常三郎曾说:“什么是教育的目的?与其高谈阔论深奥的原理,倒不如环抱小孩在自己的膝上和问自己,如何才能使到这一个孩子过着最幸福的生活呢?”
池田大作也这麽表示:“教育背后有信赖人的精神支持,才会产生价值。‘形成人格’、赋予人‘谋求和平的理智’、教导人‘贡献社会’的‘爱人类教育’,才是最必要的。”因此我们不如去思考,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够使人互相的信任?太过严格的管教会不会使到孩子的心理常常受到约束,变得这也不敢做,哪也不敢想?只能够乖乖地遵从老师的话,完全不懂的发表心里心声的孩子幸福吗?
经过一些儿童心理学家的多年研究,体罚对儿童身体与心理造成长期的伤害,因此在国际上有很多老师开始提倡终止体罚。而瑞典是全球第一个零体罚立法的国家,至今已有25年。瑞典政府在1957年修改有关刑法的改变非常重要,当时人们对儿童的学习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才发现有更多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儿童,把认为自己有权“管教”儿童的观念废除。
严格的管教很多时候是因为大人在管教上受到挫折,自己感到烦恼,小孩又不懂得和大人沟通,做不到大人的期待,大人却以为小孩子不肯合作而开始产生的。因此严格管教或者体罚就变成能够迅速解决眼前问题的好方法,但却不能解决长久的问题。事实体罚会造成更多日後的社会问题,比如孩子会变得更具侵略性等。
关於隔壁班老师的严格管教方式,还能够使到师生关系融洽,是不是有一些我们忽略和看不到的努力呢?
在吧生港口的某间学校的校长就有很好的教育示范,他说:“好的品行不是打得出来的,而是燻陶出来的。严厉的老师首先要严以待己,要更懂得放下身段去聆听和引导,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每一个孩子。”当记者访问该校的学生时,一位同学说:别的学校最怕去见校长,我们却很喜欢,因为我们的校长一点都不凶,常常鼓励我们。我们都很喜欢被叫去校长室。另一位资深的老师也说:教学生不必动肝火,学生真有犯错,大可好言相劝,动之以情!因此这一间学校被称为是华小的绿洲,在这里上学的小朋友很快乐。因为很多城市的华小,父母和学校都在竞争,搞得老师有压力,学生更大压力。访问完毕后,记者最深入的感受是,在整个过程,校长根本没有提其学校在考试中得到的成绩,也没有说毕业生有多了不起,提得最多的是如何帮助某某小孩,还有和小孩相处的难忘经验。
从以上瑞典和吧生港口华小的报导可以感受,教育终究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人是不断创造价值而生活的,创造最高的价值是人类共同期待的最大幸福。牧口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
“使盲目的生活成为有价值的生活
使无意义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生活
使无价值的生活成为有价值的生活
使反价值的生活成为正价值的生活
是低价值的生活成为高价值的生活
使无益的行为成为有益的行为
使有害的行为成为有利的行为
使不善的行为成为善良的行为”
基於以上的种种重点,希望你能够深入的探讨更多人本主义的哲学。之後再把自己学到的赋予实践。你的奋斗就一定能够为孩子们带来有价值的幸福。
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爱孩子,但是天下的孩子需要的是不同的爱。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最珍贵且独一无二的宝石。唯有透过和他们真诚的相处,才能够学会如何凝视孩子的心。
原來分享,參考資料:創價教育學體系、星洲日報7月7日活力副刊新教育、人本教育札記。
Labels: r. 问答交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