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是人际往来应对进退的行为准则,也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工具。爸妈对于孩子的礼仪训练应该从小开始,除了身教重于言教之外,爸妈也该懂得掌握技巧去落实礼仪教养,取代以往在遇到问题时,才开始大声怒斥、惩罚的方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轻鬆观察与学习。
当看到路边有小孩耍赖、没礼貌,身旁的大人却完全不知所措时,您是否会觉得心有戚戚焉?的确,许多爸妈在孩子表现出没礼貌行为的当下,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以下四种常让爸妈感到棘手的状况,当家中孩子出现这些状况时,建议您可以採取下列的处理与教育方法。
不爱打招呼
孩子不爱打招呼,有时只是害羞和感到不安,孩子和大人一样,要见不熟识的人,需要心理准备,无法贸然地立即热情的招呼。因此,建议带孩子去见客人前,可以先向孩子说明会碰到谁,例如:待会见面的阿姨是上次和我们一起去吃饭的阿姨,预先建立安全感与熟悉度,将有助于培养孩子开口和打招呼的行为与习惯。如果孩子看到人不愿意打招呼,建议爸妈可以把孩子带一旁提醒,例如:妈咪跟你说好了,待会儿见到阿姨时要打招呼的啊!阿姨很期待和你见面…,试着和孩子说明情况,而不是用怒斥的方式指责他的不是。
有些孩子的个性好面子,要给他台阶下;有些孩子的个性比较羞涩胆小,不妨用游戏的方式,例如:来和妈妈比赛吧!看谁比较有礼貌……。别忘记,除了要多给予机会让孩子表现出礼貌机会,也要适时给予言语的鼓励(不要用实质物品),这对于强化「打招呼」的行为是很有帮助的。
大声喧哗、嬉闹
当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声喧闹又讲不听,不仅会让大人心烦意乱,也容易遭到他人的白眼。建议爸妈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多利用礼貌贴纸或礼貌表格来帮孩子的行为打成绩(例如:表现良好3颗星、表现普通2颗星),爸妈应该切记,以奖励方式来教育孩子的回报永远会优于处罚。当然,爸妈平时也可多利用环境进行机会教育,若碰到有其他小朋友大吵大闹时,可以问问孩子的感觉,让孩子自己学习去判断这样的行为好不好。
不如意就耍赖(大声嚎哭、赖在地上哭闹……)
孩子遇到不如意就耍赖,最让人头痛,尤其在公众场合时,更是让爸妈不知所措。若想避免这样的状况,爸妈不妨事先和孩子预告或约定,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举例来说,孩子的玩乐时间结束了却不愿意离开,爸妈绝对不可以让孩子任意拖延时间,而应该看他的表现做决定。对于小孩,爸妈可以说「再玩10次熘滑梯就要回家」;对于看得懂时间的大小孩,可以说「再10分钟就要离开」、「最晚等到10点就要回家了。」
如果是去大卖场购物,爸妈可以先在家裡和孩子说好条件,例如:今天可以看玩具,但不能带回家。抵达卖场时,也要再次用坚定的提醒谈好的条件,或是当场告诉孩子:「妈咪皮包的钱不够,我们今天先选玩具,下次等你集满好宝宝贴纸(或生日时),我们再来买。」此外,爸妈不妨先列出购物清单,每买到一样东西就让孩子打勾,像是玩寻宝游戏,这样即使没有买玩具,也能有玩游戏的感觉。特别要提醒的是,当各种方法都用尽,孩子硬是不听,当场大哭大闹,爸妈应该二话不说先将孩子带走,等孩子情绪较为稳定时,再和他讲道理,让他明白爸妈不会因为他哭闹、耍赖就改变立场或让他予取予求。
搭乘大众交通工具不乖乖坐好
搭乘大众交通工具时,如果想让孩子乖乖坐好,不妨事先带着孩子喜爱的玩具、故事书、图画本和蜡笔,让孩子有事可做,就比较能坐得住;但也要记得跟孩子说,若没有乖乖坐好,下次就不能带玩具一起出来坐车了。如果没有座位,爸妈可以陪孩子扶好站着,如果有人让座时,一定要记得带着孩子向对方说谢谢。
有些孩子会直接穿着鞋站在座位上,爸妈可以跟孩子说:「宝贝,你看看鞋子是不是很髒?司机伯伯和打扫阿姨每天好辛苦把座位打扫乾淨,让大家有乾淨的椅子可以坐,你这样会把椅子踩髒喔……」让孩子学习将心比心。
管教孩子最重要的是掌握技巧,当孩子出现各种不礼貌的状况时,爸妈绝对不要忘记「当下纠正、鼓励,事后处罚,不要当众指责」基本原则,才能真正让孩子从每一次的情境中加以学习,而不是产生负面的情境经验。
此外,爸妈对于孩子的管教原则,态度务必要一致,千万不要因为怕吵、怕丢脸,就心软而去满足孩子的需求,一但先例一开,日后管教便会困难重重,因为孩子一定会问:「为什麽上次可以?这次不行?」甚至是变本加厉,吵闹得更加厉害,无法讲理。如果孩子已经开始上学,爸妈也要记得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学校与在家裡都能有一致的表现,培养他成为有礼貌、人见人爱的乖小孩。
后记:
礼仪的确是人生中重要的一环,从小培养更是难能可贵。教育技巧无疑是重要,但培育的根本是祈求。要认真向御本尊祈求此人必能成长为人才。 同时,以热切诚恳之心,珍惜地培育他们。 要打从心里尊敬他们,并决意将他们培育成才,超越自己。
孩子
孩子的心灵世界非常纯真,会原原本本接受母亲或周围大人们的一言一行。
他们的吸收力相当惊人。一旦刻画在心中的经验,就会铭记在心,成为理解事物的准则。
亲子
和孩子相处,不在於时间的长短,即使只有短暂的时刻,父母与孩子的交谈影响至深。
父母为孩子尽多少心力,会在他们心中多少留下回忆,这就是「亲子」。
Hong Jie
Labels: i. 活动/游戏创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