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外出办事。在一旁玩耍的儿子,赶忙跑上前去,扯着母亲的衣襟,又哭又闹,吵着也要去。曾参的妻子怕年幼的儿子走不动路,不愿意带他。可是又被儿子缠得没有办法,只好哄孩子说:“好孩子,你还小,留在家里好好听话。等我回来,我把咱家那头肥猪杀了给你吃。”
儿子一听止住了哭声,眨了眨眼睛,认真地问:“是真的吗?”母亲只得又点了点头。儿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蹦跳着跑到一边玩去了。这一切,都被站在旁边的曾参看在眼里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到家里,只见曾参正拿着绳子捆家里的肥猪,身旁还放着一把杀猪的刀子。妻子一见慌了,急忙上前拉住曾参,着急地说:“你这是疯了,我刚才是被儿子缠得没有办法了,才故意哄哄他,只不过是说着玩的,你怎么当起真来了?”
曾参严肃地说:“你做母亲的,不能欺骗孩子。小孩子啥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听从父母的训教。今天,你哄骗了孩子,就是教孩子也去欺骗人。做母亲的欺骗儿子,儿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即使再对他进行教育,他也难以相信母亲的话了。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妻子听了,觉得丈夫的话句句有理。她佩服丈夫这种真诚对待孩子,说一句,算一句,精心培养孩子诚实品德的高尚行为,高兴地跟丈夫一起给儿子杀猪去了。
感想:
看到曾参妻子哄孩子的方法,是不是很熟悉呢?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们也常常会“哄骗”孩子,只为了安抚他们心情。“如果你乖乖听话,等下姐姐买糖果给你。”“如果你考得进前三名,我就送你礼物。”大家都喜欢用这种哄骗的方法,因为这是解决孩子的问题最快速的方法。像故事里的孩子一样,和孩子拉扯了很久,母亲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使出“绝招”,一番哄骗后,孩子果然不再吵闹了。但是这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呢?
如果你没有打算给孩子他想要的,就千万不要轻易答应孩子。在你眼里,这可能是一种手段,但对孩子来说他早已把你的承诺放在心里,每天都会期待,时间越久期待越大。像故事里的母亲,倘若到最后她并没有履行承诺,孩子将会如何看待她?尤其,母亲在孩子的心里占有很特别、无法被取代神圣的位子。连自己最敬爱的母亲也说谎,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而且,这种情况的重复发生之下,将导致孩子不再信任母亲,而母亲的“手段”也愈发无效了。答应了孩子,就要尽力去完成。孩子同样地在努力,也希望父母也能旅行他们的承诺。这对培养孩子良好品德是很重要的。
现代很多父母喜欢用物质来换取孩子的好成绩,“如果你考得很好,我就买电脑给你。”,“只要有一个甲等,就有一百元。”,这种例子实在司空见惯。若孩子心智不够成熟,这种相对的奖赏将会宠坏他们的物质需求,渐渐形成一种“为了奖赏而努力”的心态。下次,若父母不再用金钱物质等奖励孩子,孩子将失去努力的动力。
池田先生说:给予孩子多少关怀乃胜负的关键。爱孩子,就要给他们关怀。给他们最好的奖励,就是父母爱的关怀,不一定非要以物质来奖励。买一些池田先生的童话故事书送给孩子,给他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心之财,这远远比仓之财来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