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即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 1948), 也称作“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他既是印度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甘地之所以成功,除了对真理的那份着,也有赖于他幼时接受到的教育。小时候的甘地并不是一个很细心的孩子,他十分不注重自己形象。有一次,甘地衣着不整地走在大街上,正好被出来购物的母亲看到了,母亲看不惯他那种不正经的模样,当场就说了他几句,哪知道甘地不但不认错,竟然还理直气壮地顶撞母亲。母亲没等甘地把话说完,就连忙摇头制止说:“孩子,不注重细节的人,必然粗心大意,而粗心大意的人就能成就大事吗?连自己的衣着都整理不好的人,将来又如何能仿效你的父亲处理众人的大事呢?”
又有一次,当时的英国政府派遣杰鲁士督学到学校测验学生的英文程度。杰鲁士一共出了五个题目,其中四题甘地都答对了,只有“茶壶”这个词不会写。他坐在位子上盯住考卷左思右想,就是想不起来,这时,老师正好走到他的后面,老师暗示他偷瞄别的同学的答案,他没有照做,反而很快把试卷交上了。可想而知,结果就因甘地一人没有得满分而使整个班级失去了受表扬的机会。
一位女士曾请求甘地,希望他说服她的小儿子不要吃那么多糖,她认为,这位大人物的话会比自己的话更有分量。甘地回答说:要完成这一任务,他得花3个月时间。3个月后,那位女士带着儿子再次来到甘地处,甘地告诉那个孩子几句简单的话:“你最好不要吃那么多糖,糖对身体不好。如果你能经常做到不吃糖,一定会长得更壮更高。”小男孩立刻表示同意。女士把甘地拉到一边,想搞清他为何得为这几句简单的话准备3个月。甘地说:“为了有说服力,我必须提前3个月放弃吃糖。只有这样,我才能让你的儿子相信我,并依照我的话去做。”
成长后的甘地就是这么一个择善固执的人,能够对小事一丝不苟。也正是因为这种固执,他成为了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对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贡献了一生。
感想:
一件微小的事情,就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民间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三岁定八十。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幼时的经历、生活习惯会影响成长后的人生。虽然我们不能百分百认同这句话,但我们都能认同,好的习惯,即使很微小也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影响。
我们常常说,培育未来、教育未来。所以单单是从培育开始,我们就不得不去重视各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甘地的母亲说得对,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要怎么去做大事?因此,无论是孩子们还是长辈们,都要从好的习惯开始。尤其是对于恶习,我们要积极地去纠正它。对细节的重视,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对事情持之以恒的态度。
第二个故事里也带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不要为了所谓好的成绩或结果,而践踏自己的良心。在池田先生给马来西亚创价幼儿园的口号“坚强、正直、活泼”里,甘地表现出了自己“正直”的一面。往往正直就是现代小孩缺乏的一个要素。所谓的正直,就是拥有能够分辨黑白对错并勇于执行“对”的事情。现代学校的教育灌输了孩子何谓“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却忽略了培养起孩子在面对这一方面需要的“勇气”。虽然成绩不理想,也遭到老师的埋怨,但他选择了不作弊,更显得他对真理的执着。
在甘地教育小孩不要吃糖的故事里,他用3个月的时间修正自己,以便能够给予小孩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同样的,身为长辈的我们,在纠正孩子的错误之前,也必须反思自己本身。我之前在电视里看过一个有烟瘾的父亲,大声地斥责自己的儿子抽烟。结果儿子反过来批评:“你自己还不是抽烟!”同样的,有些父母本身有暴力倾向,却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打架,简直就像螃蟹教导孩子走直路。所以说,教育不只是给我们的晚辈,教育别人同时也要教育自己,孩子常常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莹盈,分享
Labels: j. 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