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6, 2010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书名: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作者:云晓

目录:

第一章 妈妈一定要懂的那些心理学
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总的来说,他们是——好游嬉的;好奇的;好群的;好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成功的;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中国教育家 陈鹤琴

引语/ 002
心理一 孩子的大脑中都装了些什么/ 003
心理二 性格不同,教育方法亦不同/ 010
心理三 妈妈常犯的九大错误/ 015
心理四 教育孩子的九大良机/ 024
心理五 妈妈最应知道的那些心理学规律/ 032

第二章 聪明妈妈一定要及时扭转的那些坏习惯
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法国教育家 卢梭

引语/ 040
习惯一 做事磨蹭、拖拉→做事更讲究效率/ 041
习惯二 虚荣攀比→给孩子一架正确的“价值天平”/ 045
习惯三 爱撒谎→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049
习惯四 粗心大意→做事细心,杜绝马虎/ 053
习惯五 不讲礼貌→待人接物,文明礼貌/ 057
习惯六 不讲卫生→干净整洁,健康快乐/ 062
习惯七 缺乏耐心→做事专注,知难而进/ 066
习惯八 懒惰,不爱劳动→做勤奋的好少年/ 071
习惯九 骄傲自大→谦虚有度,客观认识自我/ 076
习惯十 挑食,不爱吃饭→营养均衡,健康成长/ 080

第三章 智慧妈妈一定要给予孩子的十二大个性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 就是卑俗。
——俄国作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

引语/ 086
个性一 自信/ 087
个性二 做事有计划/ 092
个性三 爱思考/ 096
个性四 坚强勇敢/ 101
个性五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107
个性六 乐观而积极/ 112
个性七 活泼开朗,善于交际/ 116
个性八 宽容大度/ 121
个性九 拥有崇高的理想/ 126
个性十 具有领导能力/ 132
个性十一 会理财,善理财/ 136
个性十二 富有爱心,善良/ 141

第四章 巧妙的引导,让孩子爱上学习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引语/ 146
引导一 让孩子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 147
引导二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153
引导三 让孩子成为博览群书的“小博士”/ 159
引导四 把孩子培养成记忆力超人/ 165
引导五 为思维插上翅膀——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170
引导六 让孩子成为小小文学家/ 174
引导七 学好英语其实很简单/ 180
引导八 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数学天才/ 186
引导九 培养小小创造天才/ 191
引导十 发现并激发孩子的潜能/ 197

第五章 做妈妈,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就像从苹果树上采摘果实也需要方法一样,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也需要父母的灵性与耐心。
——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

引语/ 202
沟通一 做妈妈,请不要这样与孩子沟通/ 203
沟通二 孩子需要这样的沟通方式/ 208
沟通三 这样说,孩子才能听进你的话/ 216
沟通四 重视与孩子之间的非语言沟通/ 221
沟通五 最容易被忽视的沟通方式——倾听/ 226
沟通六 尝试多渠道与孩子沟通/ 232
附录: 国外家庭教育原则/ 237


感想:

金融风暴的当儿,我实在没有多余的钱买书。但是读到池田先生在青春对话(下)里说的一句话后,激发我上网阅读电子书。他分享自己因为世界第二次大战后的混乱及与敌国的不和造成没有办法读书,一本书对他而言是奢侈的。对于阅读的饥渴,我实在自惭形秽。
(要是有留意,之前我已经介绍了这一本书的续集)

这本书很有意思,引用了许多小故事来带出育儿的方式。除了有趣,还可以把故事告诉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在少年部奋斗的这小段日子,我看见了自己的成长。以前是家里的霸王,爸爸的掌上明珠。稍一不顺从我的意思,后果可惨了。千金的脾气根本无法照顾少年部。

池田先生说:“不懂并不可耻,放弃才可耻。”虽然我什么也不会,也就是一步步地学习起来。开始的时候,面对活泼乱跳的少年部,我显露出很不耐烦,真的很想破口大骂。幸好学会不断地给予机会,所以才成就今天的我。面对孩子的好玩,我可是享受与他们一起的喜悦,同时与他们一起学习。

到底我们希望我们的少年部成为怎样的人呢?

我想,无一例外的,所有母亲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幸福、富有、快乐有知识有修养事业有成……”可为了将这些美好的心愿变为现实,作为大人的,我们究竟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那么首先要先来了解为什么是13岁,那意味着什么呢?

13岁除了是我们的孩子即将结束小学的学习生活,进入中学继续求学的关键年龄,从孩子的心理特征角度来说,13岁,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已经结束儿童期,进入了少年期,并即将踏入青年的初期。这也代表着我们的孩子即将跨入一个高速成长的阶段——青春期。

从教师的感受方面讲,13岁前的小学生,往往更遵从学校的规矩、听从教师的管束,可塑性很强;13岁以后的中学生,若其已经养成了顽劣的学习态度、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会令人束手无策。

从母亲的感受方面讲,13岁以前,孩子的思维方式很简单,母亲的思想通过简单的转化,就可以转变为孩子的思想;13岁后,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强,不听管教、我行我素,往往是他们标新立异的方式。

马虎、阅读能力差、厌学等等不良现象,表面上看,都是孩子在长大之后日益显现的问题。可其实,这些问题的病根,在孩子13岁以前,就已经成型并根深蒂固。13岁,往往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这不仅是因为从此以后他们即将告别小学生活、进入中学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3岁以后,其业已成型的个性、习惯,以及智力因素等方面,往往是极难改变的。

有关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从幼儿期开始到小学阶段是孩子个性形成和矫正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能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的个性以及行为习惯方面,就会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反之,如果错过了这个“最有效教育期”,即使付出十倍的努力,也极有可能是无效的。

因此,除了家庭教育,我坚信少年部的训练也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忽略这段时期。要是我们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段,他们就会对于学会感到很疏离。渐渐成熟的思想也不再那么单纯接受任何讯息。我们的忽略及不重视,也不了解少年部会的重要性,导致很多时候不能顺利把少年部带到中学部,培育他们成为人才。而我们的后继者,就在我们疏忽当中流失

事实证明,孩子在13岁以前,可塑性往往是极强的。如果这个时候,给他的大脑中输入乐观、勇敢、有礼貌、知识无价、人生美好等关键词,那么这些优良的品质与思想,必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令其受益终身;而如果此时,将狭隘、自私、懒惰、学习很苦、社会黑暗等关键词输入孩子的大脑,那么这些不良的品质与思想,也必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令其受害终身!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基诺特,曾把父母不宜对孩子讲的语言归为十大类:

1.不要威胁,如“我再也不想带你了,你给我滚开吧!”
2.不要哀求,如“我的小祖宗,我求求你,好不好?”
3.不要抱怨,如“你这不争气的孩子,真叫人伤心透了!”
4.不要许愿,如“假如你考了100分,我就……”
5.不要讽刺,如“你可真了不起,能干出这种事儿!”
6.不要恶语,如“你这个大笨蛋!”
7.不要责备,如“你总是做错事,真是太糟糕了!”
8.不要侮辱,如“你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9.不要压抑,如“闭嘴,不许再说话!”
10.不要强迫,如“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对照以上十类错误的教育语言,你是否也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呢?

千万不要觉得这只是一句话的问题,当这种语言成为你的一种固有教育手段时,更大的错误、甚至是极难挽回的错误往往就会发生了。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