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流感的关系,会议与活动被取消,与少年部接触的时间也减少了许多。所以,我们就必须更多访问小朋友。以下是一段短短的访谈,乐与迪为少年部负责人,美美为少年部。
迪:嗨,美美。
乐:嗨美美,很久不见。
美:是咩?
乐:是啊。上次我打电话给你跟你说少年部会被取消的时候,你怎么听起来那么伤心啊?(其实我知道她听到这消息会有点不开心,因为不能开开心心地出席会议。)
美:是咩?没有啊。
迪:你最近怎么样啊?还好吗?
美:不好啊。
乐:为什么不好呢,现在快要年尾了咯,要放假了!那你的学校几时放假呢?
美:明年啊。
乐:那么远哦?
迪:是啊,为什么那么迟啊?那你学校考试了吗?
美:去年考了,我拿一百分。
迪:是吗?那么厉害哦?
这时没在专心说话的美美拿起了一支笔,开始在脚上画起东西来。
迪:为什么你画东西在脚上啊?画在纸上吧。
美:我喜欢嘛。
乐:你很喜欢画画吗?
美:不喜欢。
乐:那在学校你喜欢什么科目呢?
美:啊… 我喜欢… 华语!
乐:哦,为什么你那么喜欢华语呢?
美:…. (沉默的瞬间,他只是在专心地画画在脚上)
迪:那不如你画一些东西我们来猜吧。
美:好啊。(这时,他就拿了一些纸张,画了一些东西)
迪:哦!我知道那是什么。那个是烫斗。
美:哈哈。
乐:接下来要画什么啊?
美:不知道。
迪:为什么你那么静啊?
乐:是啊,有什么心事吗?
美:不知道。
乐:要记得哦,有什么心事可以跟我们讲哦。
迪:没错。
后记:
父母当孩子们的榜样,这是很普遍的习惯。可是,你们曾经看过“孩子们当父母的榜样”这回事吗?不过我们先别那么快进入主题。我想问问大家,对这个小女孩的对话,有什么看法呢?
其实美美的父母并不是创价学会会友。她是经过阿姨的鼓励之下,才出席少年部的活动的。因为家人并不是会友,家里也没有御本尊,所以自然唱题跟勤行也不常做。每当负责人问到她关于学会或佛法的东西,她总是说不知道。而为什么会说到“让孩子当父母的榜样”呢?美美的父母不是会友,对学会也少接触。平时都是由阿姨跟妈妈开口说有少年部活动的。身为后继者的培育工作者,我们不只要让孩子们成长,但也需要让孩子们的父母可以对学会有更多认知。
父母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忙工作,若有一天回到家发现孩子有点不同,发现孩子好像成长了。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这一点。当父母看见孩子的转变与成长,我们就能让他们知道少年部并不是“托儿所”,而是让人才成长的平台。我们不停的努力,加上“有求必应”的题目,我们总有一天能够感动他人。这也是一个“缘”让不是会友的父母了解我们的学会,而如何去利用这个“缘”就要靠我们的努力了。
你可能认为孩子说反话是很正常的;是一种“孩子的潮流”。但试想一想,我们是否忽略了反话背后的“真话”呢?孩子说反话有很多可能性,而美美有可能就是想要得到别人的注目/留意。他平日放学后就会到阿姨家,暂时由婆婆照顾。辛苦工作的阿姨因为公司在远处,到晚上才回到家。父母放工后,就会去阿姨的家载她,家人的忙碌也减少了她与家人的相处。这只是我所留意到的存在可能性。但我们并不能忘记,孩子们往往不懂得表达他们的心声,却透过肢体动作/行为来代替。单单是“说反话”这个习惯就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可能性,哪还有更多其他的习惯呢?我们又是否有真正的去了解我们的孩子,还是只是辛辛苦苦筹备、举办少年部会,散会后就只是“阿~终于完了~”这样的想法呢?值得想想的是,我们最初加入少年部,跟现在的想法/感受/目标等,是否还一样?我们是否又有认真地对待这份“职业”?
孩子们的心,再悄悄得跟我们说话。我们只要细心地聆听,就能找到答案了。
阿乐分享。
Labels: k. 小天使对话记